〔第三十三集〕

上一章:〔第三十一集〕 下一章:〔第三十四集〕

亲,电脑与手机上都用打开访问,可方便了,一定要记住哦。

浦江县白石湾石舍村,那漫山遍野的翠竹就是一片葱郁的精灵,也是这一群竹林鸡的乐园。生意场上的倒春寒与大自然的盎然春意,给骆玉珠的心理形成一个很大的反差,好在王旭、陈路、骆天宝也特意一起到竹林里抓鸡来了。

骆天宝与两个外甥把满院的鸡撵得东窜西跳,有的飞上果棚,有的钻进了藤窝。

王旭对打电话的骆玉珠说:“真是风水宝地呀,翻过山就是义乌城西鲤鱼山。咱把这两边山头全包下来吧,动物植物全养起种起,再建几个大棚,造几间小屋,大规模种植铁皮石斛,马上行动!多清新惬意呀!”

骆天宝说:“舅舅来帮你们看家护院,生态鲜猪供应给华统,再种点瓜果,养点鱼虾,新鲜无害,吃了养身,也放心。”

王旭要求舅舅出至少一成,爸妈六成,自己三成。

骆天宝说:“不如你动员爸妈出资买过来,我们来经营。”王旭忙解释:“舅舅,我们一家人都是明算账的。我18岁之后跟爸妈要的每一元钱,包括学费,都要打借条,以后要自己挣钱归还。”

在这深山冷坞,骆玉珠与儿子心有灵犀,在这里培植铁皮石斛。从姐妹们的通话里知道,吴姐家设在各地的玩具厂都停工了,她老公背着家里偷跑到外面赌,又欠了一屁股债逃跑了。吴姐面对一堆烂摊子,生不如死!其他同行的知心密友、合作伙伴也都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陷阱和坑洼,不是前方告急,就是后门失火。

商城白昼喧嚣;山庄夜晚寂静,夜凉如水。

晚风飘来野花野草淡淡的异香,骆玉珠披衣独自坐在白石湾农舍外望着夜幕,王旭坐到一旁,甜甜地叫了一声妈,搂着玉珠单刀直入就问:“想我爸了?”

骆玉珠看着他笑笑:“哪里,我躲还躲不过来呢,能想他?不过,好几天过去了,也没有他的一点音信,现在有点恨他了!”

“妈,我爸到底干吗去了?那么神秘。”

骆玉珠叹了口气:“随他,我也不知道,反正不要被无常鬼抓去就谢天谢地了。”

王旭心里明白,妈心里的苦不是平常女人那种家里的寂寞,不是无人陪伴的孤单。自从陪伴着江河爸爸跳进商海的狂风巨浪里,她就接受了痛苦的抉择,尤其是情感上的折磨,更让人遍体鳞伤。今天忙里偷闲,难得带着亲人梳理一下自己的心情,明天,将又是全力以赴、整装出发了。

王旭突然问了一句:“妈,咱家还有多少钱?”

骆玉珠反问干吗,王旭说,他要看看万一公司破产了,还有没有资本东山再起。他想抛弃已经沦为食物链低端的制造业,全力投入新材料、人工智能、医疗、生物、新能源、物联网、机器人、高科技硬件、环境保护、资源再利用等新兴领域。

骆玉珠说:“算了吧,口号喊喊就行了。你出生时比保温杯大不了多少,你有几斤几两我还不清楚吗?”

“你总是瞧不起我。”

“因为你还没有到让别人服你的时候。”

骆玉珠用异样的眼神打量着儿子。王旭兴致勃勃地说开了,告诉母亲自己上大学时干了不少买卖,有很多经验和体会,别人根本想不到哪个活挣钱最多。骆玉珠来了兴致,问道:“卖夜宵?租车?”

王旭得意地摇摇头:“是给女同学送热水!别小看那几毛钱的利,架不住她们反复需要,我赚的是叠加利润。现在,年轻人越来越讲究生活质量了,饮食、茶文化、医疗保健、美容等等,我就设想先做这个服务产业!”

骆玉珠称赞道:“胃口还真不小!”王旭收敛起得意劲儿,转而自信满满地说:“当然,现在这么大危机,也张不开嘴跟你们要钱。妈,你信不信我会做得比你们还大?”

“吹吧,就凭你?”骆玉珠一拨儿子的脑袋,告诉儿子,“赵姐这次回来,我给她加钱了,而且给她老公也安排了工作。”

王旭皱眉回头:“妈,量才用人我同意,但这工资绝对不应该加!”骆玉珠抬头默默注视儿子。

王旭又坐下:“我明白,赵姨在你最困难的时候回来了,你没有想到,所以一感动就给她加钱。但是,妈,这是错的!”

“你不记得在杭州时,她帮过我们了?”骆玉珠耐心解释,“位置不同,命运也不同啊!赵姐跟老公做买卖吃苦受累不说,还要冒亏本的风险,选择离开,说明她心里权衡过,一定是我们给的钱不足以让她留下。”

王旭急着说,现代企业管理不能感情用事,妈应该明白这个道理。

“我们中国人是讲知恩图报的,滴水之恩,当涌泉相报。而且,大肚能容,容得下别人的缺点。”骆玉珠反问,“陈大光为什么走?小旭,你没有必要总是抓着生活中一些小事不放手。看到家里的一朵铁皮石斛花,一棵石斛种苗甚至于一滴水消失了,你都觉得那么伤感。日复一日、年复一年地思考一个无足轻重的问题—你永远也成不了顶天立地的男子汉。你为什么看不到阳光灿烂、鲜花满园!”

王旭半天回答不出:“……因为他干了对不起咱们的事。”

骆玉珠意味深长:“小毛病人人都有,他走绝路是被你逼的。”王旭惊住,呆呆地看着妈妈。

骆玉珠严肃地说:“你爸觉得蹊跷问过巧姑,才知道有一段时间,陈大光回家总是骂骂咧咧的。我跟你爸在国外的时候,你没有尊重他,断了他财路不说,还侮辱人。你觉得自己优越,高高在上,恨不能把他踩在脚底下。结果呢?全都报应到了巧姑身上,你爸也失去了一位一起长大的跟屁虫。这是你想要的结果吗?这次陈大光的事,给你爸打击很大。”

骆玉珠感叹:“树皮难剥,人心难摸。世上最难收的是人心,人心变了是看不出来的。你爸常说,心有多大,你的世界就有多大。他自己对身边所有人都是不抛弃、不放弃。”

王旭无法接受这样的说法,但事实又胜于一切。

爸总是战胜困难,成了笑到最后的一个!

骆玉珠这些天一直悬着一件心事,她必须在短时间里找到一种特殊的材质,来装扮万花筒般的饰品世界,让玉珠公司起死回生。卢教授是这方面的专家,但老先生的头脑里一直不看好民营企业的老板,骆玉珠几次上门都被挡了回来。

卢老教授的生日宴会在院落式的浙江大学迎宾馆晴翠园举行,大家纷纷举杯祝福卢老先生健康长寿,在一片杯盘交错的祝酒声中,一股铁皮石斛加上竹林鸡肉浓郁的香气飘进大厅,卢教授饶有兴趣地闻了闻,他顺着香味推开房门,又看见了那个不请自来的女人:雍容华贵,一身精致的旗袍,黑色的高跟鞋,旗袍的开衩处恰到好处地露出一双玉腿,是骆玉珠—来自义乌,一位风姿绰约的亿万富婆。她正蹲在大铁锅旁扇风,而衣着考究的王旭、骆父在帮忙,给她递上柴火。

看见卢教授朝她走来,玉珠上前恭敬地鞠了一躬:“祝卢老先生生日快乐!”

卢教授一怔:“你……你怎么找到这里来了?”

“您是我最尊敬的先生,我给您贺寿来了!不成敬意,我特地给先生烧制了您的家乡最具特色的、白石湾铁皮石斛竹林鸡。”骆玉珠说完,又向王旭他们使了一个眼色,王旭机灵地将热气腾腾、香气扑鼻的竹林鸡送到了先生的餐桌上。

众人齐声叫好:“好香啊!好大的一锅。”

卢教授从王旭手中拿过锅盖重新盖上,手一摆:“拿回去吧。”大堂上的人面面相觑。

骆玉珠说:“我是诚心诚意地来祝贺先生大寿的……”

卢教授打断:“卢某人不食嗟来之食,想吃,会自己想办法。”

此时此刻,骆玉珠露出了商界强人的直率强悍,突然发话:“铁皮石斛绝种了,那竹林鸡恐怕更没地方买了,整座山头都被我们包下来了,承包期三十年。”

卢教授:“你,威胁我。如果买不到鸡,我可以不吃。”

骆玉珠说:“我不是这个意思,我是说您以后想吃,就非常方便了,我们专供。”

卢教授固执而无奈地摇摇头,走回席间:“我佩服我们半个老乡的韧性,但也很恐惧。”

骆玉珠心里一乐—他已经承认跟我是半个老乡,骆玉珠不动声色把一脸灿烂的笑容送上,谦谦地说:“老先生颂安!”又轻声嘱咐王旭他们先撤,由她留在这里继续战斗。

宴席散了,众人与卢教授告别,等候中的骆玉珠毕恭毕敬地站立于柔和的灯光下,像一尊女神,也像一名侍者。卢教授看见了她,就当没人似的径自离去。

骆玉珠追上,拦在车前:“卢教授,请留步,听我说一句。”

卢教授说:“你们生意人,为了挣钱什么手段都用上了。我闻不惯铜臭味。”

骆玉珠的心里一阵绞痛,她想到自己这些年来走过的路,经历过的事,点点滴滴都涌上了心头:我怎么会全是为了钱呢,自己的存款几辈子也吃用不完了,集团下属几千个职工,企业关联着遍布各省市的几千个家庭啊,我们是在做事业的啊!

骆玉珠铿锵有力地对卢教授说:“教授,你可以看不起我,看不起我们这些种田佬,看不起我们做生意的人,但你要敬重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,还有我们可爱的国家。不错,我只是一粒不起眼的苋菜籽,掉在地上你甚至找不到它,但给它条件照样会在石头缝里长出叶子来。我三番五次地上门来找你求你,是因为在我的眼里,你们都是有本事的人,你们辛苦研究出来的成果都是我们老百姓的宝贝。以前没找你,是因为我没有走出过自己的家门口,后来我到了美洲、欧洲、阿拉伯、西亚等许多地方,回来后我感触很深,那些大胡子总是想方设法阻挠我们的发展,用各种理由和所谓的规则死卡我们,让我们中国的生意人受气、吐血。我们在一天天的煎熬里明白,国家才是我们最可依赖的靠山。”

“我知道你们发明一样东西所付出的心血,尖端的技术要用于国家的尖端项目。但你们不能把眼睛只盯在那颗荒无人烟的火星上啊,你不知道,有多少双老百姓热切的眼睛在企盼着你们啊。卢教授!普通百姓为什么那么容易地记住了袁隆平,因为他解决了中国十三亿人的吃饭问题。”

司机探出头来,好奇地看着这个滔滔不绝的女人,有些钦佩。他无意间碰响了汽车喇叭,时间真的不早了。

骆玉珠从手提包里抽出一张名片递上说:“你可以守住自己的清高,但我也得顾及自己门下几千口人的生计。”

骆玉珠礼貌地伸出手来,卢教授不加思索地握住。

“我对新材料本来不感兴趣,为这件事我还跟我丈夫吵。因为他想停工停产,把所有没达到欧盟标准的货都召回。您知道那有多疯狂吗?我怕失去我丈夫,没有人能理解他。我虽然是商人,可我也是个女人,想要这个家,我丈夫不能倒下!”

“没记错的话,这是我给您的第十张名片了。教授,我等您的电话,希望您能给我们带来福音。晚安!”骆玉珠又递上名片。

一辆车缓缓地停在骆总身旁,端庄的她打开车门,疲倦地躺在后座上。

两辆车一前一后地驶出了饭店的大门。

西子湖畔的夜色,在车灯的流动里闪烁。这里的夜没有喧嚣,见多了义乌繁华嘈杂的夜生活,漫步在夜色下的杭州,这种慢生活节奏,安静低调的力量真让人向往。

杭州,是一个多么亲切而又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啊!

加油!

莱昂在楼下等到了邱岩。

公司三楼的最后一盏灯熄灭了,邱岩快步走在大街上,抬头看看满天的繁星。感觉身后有由远而近的摩托车马达声。她没回头,凭第六感观知道是莱昂。

“知道你每天都忙到这么晚,不忍心打扰你,我一直在外面等着。”莱昂说。邱岩停住脚步,回身注视,问:“有事?”

“我请你去鸡毛换糖酒店吃饭。”

莱昂将车支在路边停下,深情地说:“想你。离开你的这些天,你像幽灵似的一直让我牵挂着。”

邱岩沉静地看着莱昂:“莱昂……”

“能不能请你喝杯酒,吃点夜宵?”

邱岩说:“我现在只想早点休息。”

“那我送你回家?”

“谢了,我自己打车。”邱岩伸手叫停了一辆出租车。拉开车门欲上车时,莱昂拦住她,认真地说:“我需要你的帮助,跟我走吧,去欧洲,我要开一个很大的公司。”

邱岩没点头也没摇头。停了一下,钻进出租车。莱昂大声地说:“陈家给了你什么好处?你真想做陈家的儿媳妇吗?你难道不知道,陈家这一年来已经彻底地焦头烂额了吗?”

邱岩没有表情,出租车启动。莱昂自信地望着车内的邱岩:“别瞒我,我知道你心里给他留了一个位置。但你也应该给我留一个空间,给我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,我会击败他的。”莱昂说完猛踩了一下油门,箭也似的向前冲去。

面对狂妄的莱昂,邱岩对司机说:“师傅,赶上他,我加钱。”

出租车一晃,与摩托车并排而驶,邱岩摇下车窗,大声地喊:“莱昂,你先打败自己吧!”

出租车朝空旷的大街疾驶而去。

几天后公司的办公大厅,前台工作人员喊道:“邱总,你的玫瑰花。”

一大捧艳丽的玫瑰像一堆诱人的火焰摆在桌上,公司的人齐声发出惊叹:“哇—”

邱岩在羡慕的目光中走向前台,从那一堆红色里抽出一张贺卡,上面写着:“用西方最传统的方式加上中国最虔诚的表白,来传递我最神圣的心愿!莱昂。”

邱岩忍住湿润的泪水,心头流过一阵暖流。

王旭强颜欢笑,他看到了最不愿意看到的这一幕,那束红玫瑰的光芒刺痛了他的目光,一个与他一路走过来的姑娘,自己刻骨铭心的心上人,正被一个外国人的问候感动了,他有些内疚,有些嫉妒。

邱岩给莱昂发过去一条短信:谢谢你的祝福,我会在今后的岁月里记住它。王旭走进来假装接水,偷瞥了一眼,强颜欢笑说:“都什么年代了,送花是上个世纪追女孩的招数吧?”

“对女人而言,鲜花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。”

“哦,对了,我让员工把花搬门外去了。你的鼻炎对花粉过敏。”

邱岩皱眉瞪着王旭:“我暂时努力相信,你是因为关心我。”

王旭笑笑,走近碰碰水杯:“我不相信这花对你那么重要。”

邱岩转身望向窗外,喝了口咖啡:“你怎么知道?”

王旭:“我还不了解你吗,你在乎什么不在乎什么?咱俩一起长大的。”

邱岩对王旭说,这段时间莱昂在考中文六级,他还建立了专门介绍义乌的西班牙网站,定期更新自己的所见所闻,让更多西班牙人了解中国的同时,推荐价廉物美的义乌小商品给西班牙人。因为一家电视台的关注,原本一个星期才200人的阅读量,一夜之间提升到了一周6000人的访问量,得到了两百个客户的询价。

看样子这个外国佬铁了心要在中国待下去了。

“邱岩同学,咱俩好像好久没交流了。”

邱岩抬眼注视,惊讶地:“啊,原来你知道。”

“我这些日子不是陪我妈去找新材料了嘛,有工夫我带你去那片竹林看看……”

邱岩的手机又响了一声。

王旭懊恼地转身走进自己办公室,门被关上。

邱岩的大眼睛看着王旭,他又妒忌又赌气地假装在看电脑。

在义乌港,莱昂手里拿着报单夹,微笑看着邱岩走来。

邱岩大方地说:“莱昂,谢谢你的花!”

莱昂:“喜欢吗?”

邱岩:“但你的花给我带来了困扰。”

莱昂:“为什么?”

邱岩指了指集装箱:“这么多货需要召回处理,我还要代表玉珠集团跟你谈价格,谈损失分担。那些花在别人眼里就算是贿赂。”

莱昂尴尬:“我没想到。”

邱岩一笑接过报单夹一拍他,大步走去:“所以,以后别再给我惹麻烦了。这些货登记了吗?”

莱昂被邱岩的聪明洒脱折服,感慨地看着她的背影,快步跟上。

邱岩余光瞥了眼远处,王旭躲靠在集装箱后,正偷看着这边,随后,他摘下墨镜满脸懊恼。

第二天,王旭对莱昂提起他考中文六级的事,主动说要帮他请个浙大毕业、专职的中文老师。

莱昂用异样的眼神打量王旭,问:“为什么?不会是你不想让邱岩教我吧。”

王旭心里在痛骂:“莱昂真不要脸皮。”嘴上却好心地说,邱岩在美国学的是美式中文,不正宗的。到时候别人会把四块钱的货卖给你十四块,你等着吧。王旭想起什么:“怪不得邱岩说你脑子不好使,怎么教都教不出来。”

莱昂瞪眼:“她说的?”

王旭:“有篇最简单的古文,我本来想教你背,邱岩说算了,莱昂连基本功都没打好,再怎么逼也学不会。”

莱昂不服:“什么古文?你说!”

王旭递过一张打印着文言文的纸条对莱昂说:“行吧,你既然这么上进。我给你讲讲,这是我们中国很有名的一段古文,记叙了一个很有趣的生活小插曲:有个叫季姬的小孩特无聊,看见荆棘丛里的野鸡就逮回来养。鸡饿了叫叽叽,季姬就喂它们。吃饱了,鸡跳到季姬的书箱上,季姬怕弄脏驱赶鸡,鸡吓坏了,就跳到桌上,季姬更着急了,就打鸡,却打中了桌上的陶俑,掉地上碎了。鸡躲在桌下乱叫,季姬一怒之下,脱下鞋把鸡打死了。季姬激动起来,就写了这篇小文。能流利地朗读出这篇古文是学习中文的基本功,就像学二胡的首先要拉好《二泉映月》是同一个道理。哪天你上台给邱老师一个惊喜?”

莱昂双手一拱说,我会努力的,在不久的将来。

有一天,莱昂与邱岩、王旭偶尔来到商城广场的外语角,挤进了最为热闹的那圈人堆里。在这里,几百个不同肤色、不同语言的人们经常一起运动,一起听歌,一起看电影,一起做环保,一起做公益。

莱昂接过了主持人的喇叭,用熟练的汉语说:“请让我朗诵一篇古文,献给教我汉语的邱岩老师,献给我的第二故乡中国义乌。”

接着莱昂就声情并茂地用汉语大声地背起这节古文:“季姬寂,集鸡,鸡即棘鸡。棘鸡饥叽,季姬及箕稷济鸡。鸡既济,跻姬笈,季姬忌,急咭鸡,鸡急,继圾几,季姬急,即籍箕击鸡,箕疾击几伎,伎即齑,鸡叽集几基,季姬急极屐击鸡,鸡既殛,季姬激,即记《季姬击鸡记》!”

广场上的人欢声雷动,一阵热烈的鼓掌。

莱昂即席发表演说:“《我爱你,我的第二故乡》。在义乌,提起市场建设、摊位租金,提起联托运业、划行归市、打假治劣等等,市政府都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手段,保持了强有力的权威,给我们外来经商者以同城市民待遇。义乌是我们经商人的乐园,外省人、外国人几乎没有禁区,更无尊卑的称呼,许多公共设施的建设都照顾到了我们外来经商者。感谢你,我的第二故乡!”

邱岩身着吊带裙上前祝贺,庆贺莱昂中文学习上的突飞猛进。

光彩夺目的邱岩给王旭说起了自己对莱昂的印象:“这个渔民后代真的喜欢义乌了。这次商品召回风波,莱昂很不情愿,损失也不少,但有了他的配合和帮助,我们确实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,排除了从欧洲发回国内的障碍。”

王旭将郁积多日的怨气发泄出来:“所以你施以美人计;其实,假如没有他帮忙,这件事情我们也能办好。”

邱岩怒了:“算我看偏了眼,我本以为你从山里出来长大了;没想到,你还是原来的大块头、小心眼,我很失望!”她气得转身就走。

推荐热门小说鸡毛飞上天,本站提供鸡毛飞上天全文免费阅读且无弹窗,如果您觉得鸡毛飞上天这本书不错的话,请在手机收藏本站
上一章:〔第三十一集〕 下一章:〔第三十四集〕
热门: 以和为贵 校园文女配的自我修养 穿成反派的病弱竹马 不死者 你乖不乖 明若晓溪1·水晶般透明 (综漫同人)异能是cosplay 女配不想死(快穿) 烟锁重楼 对的时间对的人